所在位置:首页>条例解读>内容详情

全面实施乡村战略,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来源:法工委办公室  编发:法工委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9-30  
【字号:

929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121日起实施。现将办法制定情况介绍如下:

一、办法制定背景和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省种粮大户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安徽“三农”工作的殷殷嘱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近年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政策纳入法治轨道,把我省促进乡村振兴好的经验做法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有必要制定办法。

(二)是结合我省实际,保障国家上位法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61日起施行,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在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等各个章节条款,贯穿于五大振兴的全过程,为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落实上位法的前提下,对上位法规定作进一步细化、明确,把我省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在我省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三)是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当前,我省乡村振兴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但是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省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支撑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公共服务欠缺等问题。制定办法,有利于引导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补齐农村地区工作短板,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我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办法制定过程

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立法计划要求,报送了办法(草案)送审稿。20211117日、20227272022926,省人大常委会先后次对办法(草案)进行了审议。期间,法制工作委员会通过安徽人大网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书面征求省直有关部门、设区的市和省直管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并赴部分地市开展立法调研和实地考察,召开多次研究修改会议,集思广益,提高办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在体例结构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保持一致,从工作机制、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城乡融合、扶持措施、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规范,共、五十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关于工作机制

促进乡村振兴根据上位法规定和我省实际,办法在总则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规定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的职责界定了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主管部门的职责,明确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依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二)关于产业发展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了保障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办法在第二章中规定:一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导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因地制宜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托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济;完善节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农田防护、气象监测等配套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推进农作物、林木、畜禽、水产和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区、圃)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等;推进机械化,完善措施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体系建设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四是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支持联合体发展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创新,鼓励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推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关于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此,办法在第章中规定:一是采取措施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措施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二是采取措施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建设。

(四)关于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同时又起到德润其心的作用。为此,办法在第章中规定一是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红色资源传承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农业科普场馆建设;采取措施建设文明乡村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二是挖掘、传承和弘扬徽文化、桐城文化、老庄文化、皋陶文化等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谦和礼让、慎纷息争、德法相辅、以和为贵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民生活生产;带动乡村开展传统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保护、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和家风家训支持乡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推动乡村地区传统工艺振兴,培育、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提升传统工艺文化创意水平。

(五)关于生态保护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办法在第章中规定一是统筹系统治理,加强保护修复,严格落实禁捕退捕,开展综合治理、污染防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二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鼓励设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积分兑换超市。三是优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建设完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进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推进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者达标排放。

(六)关于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为此,办法在第章中规定一是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使用、管理和激励关怀机制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二是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村级权力运行。

(七)关于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要跳出乡村看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办法在第章中规定一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二是编制城乡统筹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三是加强县乡村三级公路建设,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网络体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四是加强健康乡村建设,提高农村健康服务水平;发展养老事业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五是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乡村产业,参与乡村建设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

(八)关于扶持措施

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保护,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然要求,办法在第章中规定一是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多元筹资机制二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和完善脱贫地区帮扶长效机制三是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四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财政与金融协同联动五是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

您是本站第14997779位访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79号
总值班室电话:0551-636082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