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媒体聚焦详情

繁荣文化事业 建设文化强省

信息来源:安徽人大网       被阅览数:5386次  发布日期:2021-01-30

    过去的5年,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5年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重大举措以及今年文化领域的重点工作,就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作出部署,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


  传承文化基因,弘扬徽风皖韵


  7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41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禹会诸侯的传说……地处淮河中游的蚌埠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两年,双墩、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支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蚌埠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距2021年底挂牌开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作为一个三线城市,同时建设两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绝无仅有,配套项目建设资金更是需求巨大。”省人大代表徐伟红建议,省级层面要从财政、发展改革、环保、文旅各行业政策出发,指导蚌埠相关单位谋划各自领域的建设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目前,蚌埠市文物专业管理人才不足,遗址公园用地审批尚未完成。从明确市县级文物管理机构和编制,到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再到加快遗址公园用地审批进度,都需要省级层面协调解决。 ”


  安徽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党领导江淮儿女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留下了众多红色遗址和红色故事,孕育了宝贵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发掘和用好用活安徽红色资源,发挥其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对于凝心聚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省政协委员程中才说,“我建议进一步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红色文化研究阐释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强化红色文化引领作用,讲好安徽红色故事,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滋养精神、铸魂育人。 ”


  推进文旅融合,深化区域合作


  江淮大地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优质的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省政协委员余竹云认为:“旅游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文化为旅游提供了精神内核。我建议全省文旅产业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文旅与体育、康养、医疗、教育深度融合,实现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省人大代表余敏辉说:“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皖南示范区要内外兼修,既有颜值又有内涵,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他建议,我省要借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春风,主动和上海、江苏、浙江对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深化旅游合作,深入推进规划对接、产品对接、服务对接、监管对接,强化市场互推、客源互送、人才互动、信息互享。 “地方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等要健全联席会议、旅游联盟等制度,进一步畅通协调渠道,共同推动示范区一体化发展。 ”


  提升文化服务,关注特殊群体


  农村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一个个文化站就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阵地。作为怀远县常坟镇综合文化站副站长,省人大代表马彩娣对我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切身体会。 “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在改善文化站硬件条件的同时,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待遇;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大专院校人才,充实基层文化队伍,提高文化站的创作生产能力。 ”马彩娣说,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乡镇文化站的服务重心要更多向青少年群体倾斜,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爱,通过举办免费课后辅导班、艺术培训班,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养老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省政协委员王安义建议:“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加强维护和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既要重视和强化农村老年协会的作用,聘请专业人士对协会进行培训和活动辅导,又要重视老年人的文化技能提高,教会他们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运用网络进行阅读、购物、社交等。”(安徽日报记者 张理想 李跃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