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宿州>内容详情

宿州市人大多维赋能农业强市建设

来源:宿州市人大  编发:信息处   发布日期:2025-08-06  
【字号:

    近年来,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足法定职责,以精准监督、立法护航、代表赋能等多维举措,为农业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书写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落实部署:精准选题深入调研掌握实情

宿州市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5+4特色产业为重点,主攻一颗梨、一头羊、一只鸡、一碗粉、一株,即砀山酥梨、萧县白山羊、埇桥符离集烧鸡、泗县山芋、灵璧食用菌5个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培育优质小麦、优质大豆、优质肉牛、未来食品4个产业集群。市人大常委会组调研组,先后赴萧县、泗县、灵璧县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企业、种植养殖基地,广泛听取基层群众、企业负责人、种养殖户代表的意见建议,梳理出产业规模、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方面10具体问题,为专题询问精

直击痛点:紧扣问题叩问产业发展瓶颈

宿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绿色食5+4特色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询问。委员、代表们就进一步壮大绿色食品产业规模、拉长链条、打造品牌完善中小微企业质量管控标准体系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落地难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等分别回答询问。专题询问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结合询问情况形成审议意见书交政府办理,确保审议、跟踪、督办、问闭环。绿色食5+4特色产业发展专题询问只是市人大助力农业强市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与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积极助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法护航:筑牢农业产业发展法治根基

坚持聚焦农业强市中的重点堵点,优先将粮食生产、种业发展等关键问题纳入立法计划,坚小切选题小快立法,陆续出台《宿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促进条例》《宿州市夹沟香稻米保护条例》其中,《宿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促进条例》,是该领域全国首部市级法规,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宿州市夹沟香稻米保护条例》作为全省首部单一农产品保护法规,聚焦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擦亮特色农产品品牌注入了法治之力今年,宿州市人大将继续围绕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制定出台《宿州市砀山酥梨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宿州市符离集烧鸡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目前,两部《条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监督发力:小切口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围绕集体经济发展、饮用水安全、和美乡村建设等,小切破解乡村振兴难题。开展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委员会建设调研,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树抓基层强基础固基导向,大力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举措2024年,全市1127个行政村,经营性收50万元以上的强854个,占75.78%,增20.11%。开展饮用水工程建设情况调研,督促相关部门履职担当,加快构建城乡供一张2024年全市实247万人水源替换,预2025年底,全市完成供水地下水源替换。围绕推千村示范、万村整工程,先后2个县6个乡12个行政村,调研督导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促千万工的持续稳步实施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设和美乡村精品示范21个,省级中心36个。

代表有为: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作为赋能农业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完善履职机制,让代表在产业发展一线发声发。常态化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围绕高标准农田保护、农产品品牌培育等重点课题,摸清产业发展堵点痛点。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活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发展参谋员,将基层声音转化关于助推砀山酥梨品牌提升的建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等高质量建议,交政府部门落实。通过代问需于民、问计于,有效凝聚起政企农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合力,让履职成果真正惠及乡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从专题询问的精准发力到立法护航的坚实保障,从监督工作的细致入微到人大代表的积极作为,宿州市人大常委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赋能农业强市建设,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答卷。宿州市人大将继续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完善立法、强化监督、激发代表活力,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乡村全面振兴宿州篇章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胡业学

 

 

 

 

 

 

您是本站第16885652位访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79号
总值班室电话:0551-636082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