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经验交流>内容详情

定远县人大:建强管好用活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

来源:滁州市人大  编发:信息处   发布日期:2025-11-19  
【字号:

定远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有关文件精神,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运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截10月底,全22个乡镇实践站均已建成并使用,全国、省、市、县、乡镇五级代表有序进站开展活动。

一、多层阵地体系,畅通民意表快车

精心谋划,系统布局,着力构建覆盖广泛、贴近群众的实践站网络。1+22+N路径织密网络。 成熟一个、发展一的原则,稳步推家室站向功能集成的实践站转型升级,逐步建成了1个县级中心实践站为示范引领22个乡镇实践站为骨干支撑N个特色实践点为功能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站体系。这些站点不仅遍布乡镇,更延伸至园区、产业链和治理一线,确保民意汇集无死角、代表履职有依托。三大类精准嵌入场景。 一是建在园区,如定远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级)、藕塘花生产业园、张桥轻纺产业园,代表进站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以法治之力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建在产业链上,紧猪、虾、鹅、菌、草(秸秆5 N特色农业产业链,组织代表进站把脉问诊,助粮头食农头工增值文章,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三是建在基层治理一线,在范岗乡综治中心及池河镇曙光村、炉桥镇人民路社区等和美乡村示范点党群服务中心嵌入实践功能,代表进站化身网格员,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和社区和谐稳定。两个覆推动代表下沉。 大力推动人大代表进选区、进网两个全覆,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乡多格合治理框架,形每个代表进网格,每个网格有代的工作格局。代表进网格、促和,真正让实践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成为倾听民声、汇集民智、排解民忧的前沿阵地。

二、多功履职平台,唱响服务群主打

着力拓展实践站功能内涵,使其成为代表履职大舞、服务群众连心5+4+X模式明确功能定位。 实践站聚焦联系群前哨、民主协议事、汇集民民意、基层治监督、宣传教大课五大功能,发主阵地、试验田、直通车、连心四大作用,并叠加基层立法联系、预算联网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征集X项人大职能,使其成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综合性平台和响亮品牌。四类进激活履职效能。 常态化组织四类主体进站活动:一是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下沉站点,广泛听取意见,开展民主协商,推动人大工作重心下移;二是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学习宣讲、接待选民、酝酿议案、报告履职,使其成为闭会期间办公场;三一府一委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听取意见,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四三官一(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行政人员)进站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力量下沉。通过多方力量汇聚,使实践站成为汇聚民智、化解民忧、凝聚共识的重要场所。品牌活深化民主实践。 创新开县长来报到、局长面对进站督办问政会,通民有所·如我在等环节,直面问题、现场应答、跟踪督办,推动议案建议和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精心组建言献十五 五级代表在行活动,动员全县全国、省、市、县、乡镇五级代表深入调研,通过线上履职平台等渠道建言献策,为规划编制奠定民主基础。各实践站也百花齐放,形成了西卅店五个助、炉桥三个一线、二龙三抓三、藕塘工作法、拂晓摆在桌面、桑涧镇民生实三个半等一批特色履职品牌,展现了基层民主的蓬勃生机。

三、全过民主实效,绘就幸福民新图

激发实践站活力,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改革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努力让民主实践成果惠及于民。民意诉解决。实践站运行以来,累计开展活动百余次,接待群众数千人次,收集意见建议和诉求数百件,推动解决相关问题百余件。从协调解决金轩化工二期项目中企业的消防、建设等手续难题,到推动徽盐曲阳新天地小区消防整改和房屋质量维修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系列调研建议,形成调研建整改落跟踪问成果运的工作闭环,让群众的呼声变成了幸福的掌声。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进网有效延伸了治理触角。如拂晓62名代表进站收集群众反映诉求,将问题清单带进网格逐一销号,帮助村民办理社保医保、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实践站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既丰富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也扩大了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为基层和谐稳定贡献了人大力量。民主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实践站内外的频繁互动、有效协商、实质解决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可感可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代表与群众、政府部门与百姓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互信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更加坚实。

下一步,定远县人大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用好用活人大代表实践站(点)为抓手,不断深化拓两个联,让每一次进站活动、每一条意见建议、每一个民生实事项目,都成为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生动实践,继续书写以民心为墨、以履职为笔的生动篇章。(查小明 

 

 

您是本站第16885652位访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79号
总值班室电话:0551-636082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