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审议意见>内容详情

省政府关于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安徽省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报告意见的报告(摘要)

来源:监督协调处  编发:监督协调处   发布日期:2025-04-10  
【字号:

省政府关于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安徽省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报告意见的报告

(摘要)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省政府逐项研究、认真办理,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新成效。一是强化部门联动,构建大保护格局。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强工作统筹协调,省发展改革委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亿元,省财政厅提前下达2025年度文物保护财政资金3.2亿元,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累计完成2600栋传统建筑普查认定,对1005栋濒危传统建筑进行保护修缮,省自然资源厅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要求,省文物局与有关部门协同开展国保单位、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二是强化项目实施,推进系统性保护。持续推进传统村落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廊桥保护和百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工程,全年累计开展文物调查42项、勘探85项,勘探面积365万平方米,开展发掘项目51项,发掘面积近4万平方米。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重点任务,2025年将实施160余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三是强化研究阐释,提升展示传播水平。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出土编号文物1万余件,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保护展示工程加快推进。“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在故宫展出,纪录片《双墩春秋墓》《蚌埠汤和墓》亮相央视。发布长江文化安徽十大标识的研究成果,省淮河文化研究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正式揭牌。四是强化底线思维,守牢文物安全防线。制定《安徽省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开展博物馆藏品管理情况自查和全省文物消防安全专项检查。2024年整改问题隐患417处,破获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人,缴获涉案文物4237件。五是强化文旅融合,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出10条文物主题游径、10条革命文物主题游径、10条博物馆特色旅游线路,凌家滩考古研学小镇被评为“2024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特色场景”。发挥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平台作用,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3422万人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万余场。下一步,将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发挥我省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加大活化利用力度,不断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

您是本站第16885648位访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79号
总值班室电话:0551-636082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