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2025年法规>内容详情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

来源:备案审查处  编发:备案审查处   发布日期:2025-07-15  
【字号: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十四届)第五十四号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已经2025710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202581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5712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

 

1984412日安徽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732日安徽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91015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244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10821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121221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2025710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做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相关法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

第三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的个别任免。

第四条 属于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由省人民政府省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并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备案。

第五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决定撤销省人民政府个别副省长和由常务委员会任命的省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的职务。撤职案由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六条 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省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第七条 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需要撤销职务的,由省监察委员会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八条  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第九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需要撤换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的,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需要撤销职务的,由省高级人民法院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十条 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第十一条 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并由市人民检察院报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十二条 省人民检察院依法设立的作为派出机构的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第十三条 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省人民检察院依法设立的作为派出机构的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需要撤销职务的,由省人民检察院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十四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人民政府省长、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和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根据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的提名,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从省人民政府、省监察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副职领导人员中决定一人代理省长、代理主任、代理院长、代理检察长的职务。

如果拟决定由不是本级副职的领导人员代理,则应当先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其为副职领导人员,再决定由其代理。

决定省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之后,由省人民检察院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五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省人民政府省长和副省长、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出辞职的,由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常务委员会接受辞职后,应当报省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备案。

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须由省人民检察院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所属机构名称改变,但基本职责范围没有变动的,原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工作人员,可以不重新提请任免,但应当由原提请任命机关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所属机构撤销的,原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工作人员的职务,由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分别报常务委员会注销,不再提请免职。

第十七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工作人员在任职期间去世的,其所任职务自然终止,由原提请机关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八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任免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名,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第十九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办事机构、工作机构主任、副主任等,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主任提请常务委员会任免。

第二十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因为健康状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时候,由常务委员会在副主任中推选一人代理主任的职务,直到主任恢复健康或者省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主任为止。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提名,常务委员会任免。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的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其他代表中提名,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务委员会辞去常务委员会的职务。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的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未公布任免之前,任何单位不得公布。被任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任免前,不得行使拟任职务的职权或者离职。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对拟任命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提请任命。

第二十六条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人事任免案,提请机关一般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十五日前将人事任免案送至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机构。逾期送达的,不予提请常务委员会本次会议审议。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人事任免案,须附有拟任职务人选的简历、现实表现和民主推荐、公示情况等。提请免职的,须附有免职理由。

人事任免工作机构对人事任免案进行初步审查,并向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汇报人事任免案情况,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二十七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审议人事任免案时,重要的人事任免案由有关机关主要负责人到会说明,其他人事任免案由有关机关负责人到会说明或者采取书面方式说明;人事任免工作机构应当派员列席会议,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在审议中如发现拟任人选有重大问题或者有争议的,提请机关应当作出说明。如有重大问题未能说清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分歧意见较大的,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该项任命可暂不付表决,交由有关机关对拟任人选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第二十八条 人事任免案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讨论后,采用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或者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时,实行逐人表决,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实行分类合并表决;先进行免职项的表决,后进行任职项的表决;表决以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连续两次未获通过的,不得再提请任命为同一职务。

第二十九条 拟任命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之前,在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供职发言;通过任命后,由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当场颁发任命书。通过任命的其他人员的任命书一周内转请提请机关代为颁发。

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决定任免、批准任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单,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公布,并在常务委员会公报、安徽人大网上刊载,同时发文通知提请机关。

第三十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宣誓的具体组织工作依照《安徽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执行。

三十一 新一届省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依法选举产生后的两个月内,省长应当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

第三十二条 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办事机构、工作机构主任、副主任;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等,换届后职务未变动的,不再重新任命。

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依法进行监督。

第三十四条  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2581日起施行。




关于《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202577日在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  洪艳群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会议委托,现就《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任免办法)说明如下。

一、修的必要性

任免办法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19844制定,先后于19873月、199910月、20024月、20108月和201212月作了5次修改,对引领、规范、保障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近年来人事任免工作实践看,现行任免办法还存在内容不够全面、程序不够细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对任免办法进行修订是必要的。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修订任免办法,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有利于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和保障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二是维护法制统一的必然要求202232024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分别作出修改,进一步充实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完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设置,健全地方人大组织和工作制度。对照有关上位法的修改内容,结合我省人大工作实践及时进行修订,有利于人大常委会更好地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做好相关工作

三是落实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体现国家监察机构改革相关要求,适应地方“一府一委两院”政权架构需要,在有关条款中增加“监察委员会”及相关内容,明确省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提名和选举、任免、辞职以及决定代理的相关内容,明确省人大常委会对省监察委员会监督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强化监察机关建设,推动监察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推进新时代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修草案的形成过程

省人大常委会对任免办法的修订工作高度重视。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明伦,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韵声多次强调,要适应新时代人大人事任免工作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确保中央及省委人事安排圆满实现。副主任韩军对任免办法的修改提出明确要求,并亲自带队赴合肥、宿州、池州、黄山等地调研。代表工作委员会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市县乡三级人大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书面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设区的市及省直管县(市)人大常委会省直有关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及提出相关议案的省人大代表的意见,还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征求了省人大代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修订草案611日,与法制工作委员会对修订草案逐条进行研究修改完善72日,向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八次主任会议作了汇报。

三、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

修订草案共35条,较原任免办法增加了5条,修订内容主要有7个方面:

1坚持党对地方人大人事任免工作的领导。修订草案规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修订草案第二条)。

2落实监察体制改革部署增加相关内容。一是明确省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提名和选举、任免、辞职以及决定代理等程序(修订草案第六、七、十四、十五、三十二条);二是明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监察机关的职务(修订草案第二十三条);三是规定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于省人大常委会表决之前,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作供职发言(修订草案第二十九条)。

3完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免。一是明确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修订草案第十五条第一款);二是明确省人大常委会可以任免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修订草案第十八条)。

4完善撤职案的关规定。明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提出对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和由省人大常委会任命的省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省人民检察院派出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的撤职案(修订草案第五条、第七条、第九条第二款、第十三条)。

5完善决定代理职务的相关规定。明确决定代理职务的提名主体,规定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级国家机构正职领导人员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提名,从副职领导人员中决定代理人选(修订草案第十四条)。

6增加进行宪法宣誓的相关规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宣誓的具体组织工作依照《安徽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执行(修订草案第三十条)。

7增加可以参照执行的相关规定。根据调研中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意见,规定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修订草案第三十四条)。

此外,修订草案还对任免办法的施行时间、条文顺序和部分文字表述作了一些修改和调整,不再一一说明。

以上说明,连同修订草案请予一并审议。



关于《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修订草案)》

审议结果的报告

——2025710在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省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委员  夏月星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7下午,常委会会议对《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修订草案比较成熟,总体表示赞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建议修改后提请常委会本次会议表决。后,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代表工作委员会,根据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对修订草案进行了认真研究。8日下午,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情况的说明,进行统一审议,形成了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修订草案表决稿)》(以下简称表决稿)。9日下午,法制委员会向主任会议作了汇报。

法制委员会认为,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为了落实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监察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做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结合本省实际修改《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是十分必要的。表决稿符合本省实际,与有关法律不相抵触,比较成熟,建议常委会本次会议表决。

 

 

 

 

您是本站第16885652位访客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05005511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379号
总值班室电话:0551-636082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山路1号